掬一捧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清水,仔细分辨,会发现其中有数不清的名门望族、世家大户。虽说都曾是一个时代的名门望族,但他们并没有拥有同样的名气。
为何其中一些在历经岁月蹉跎后依旧为人称颂赞扬、闪闪发光?为何有些早已湮没在长河的泥沙中,独自沉默、无人问津?这一切,都与其家风家训密切相关。卢梭曾言“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由此可见,一个家庭所表现出来的家风,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发展。“治家严,家乃和”这句俗语也告诉我们家训对于规己安家的重要性。
良好的家风家训有助于个人行为的规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个出自于《朱子家训》的对联,不仅与古代中国“粒粒皆辛苦”“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观点相互吻合,同时也与当下的“光盘行动”“避免过度包装”的倡议相似。正如一代名臣曾国藩,在对家人教育的这方面,他始终将“勤”与“俭”放在第一位,教育家族中的每个人谦恭省俭,不断规范其行为,让曾氏家族成为一个五代之内皆有英才的长盛之家。由此可得,一个人的成功与良好的家风家训密不可分。如果说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是为其适度的修剪树枝,保护家族中的“幼苗”茁壮成长。那么家风家训的扭曲甚至缺失便是“折木摧枝”,轻则延缓其深根茂叶,重则使其过早的“枯萎衰落”,难以甚至无法走向其生命的“春天”。
不良的家风家训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的行为、整个家族的风气,甚而会影响了社会和国家正常发展。“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便丧失了正直的家风、严格的家训。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其儿子刘德成代替其父收受的贿赂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刘德成还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攫取金钱的原因所在。他们父子二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影响了国家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家规家风的重视,许多不良社会风气日益减少。随地吐痰的人少了,乱闯红绿灯的人少了,中国正在良好家风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以家风树己德,以家训规己为。也许我们无法成为深深镌刻在历史中的一代盛族,但其产生的影响却足以使我们受益一生。(汝阳县外国语实验中学 王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