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底蕴和传统的城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铸就了河洛大地鲜明的精神底色。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互促共融,倾力打造沉浸式廉洁文化阵地,着力培育红廉特色文化品牌,让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近日,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前来参观的瀍河区党员干部驻足凝望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旧物,不禁思绪万千。该区纪委监委依托各类文物、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联动开发“信仰的力量”“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抗战精神”等红色研学课程,培育革命传统和廉洁教育新阵地。
豫西解放的精彩一幕——解放军“三打抱犊寨”百米红色文化墙是栾川县文旅“网红”打卡点。该县纪委监委积极做好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与传承,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将其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有力实施抱犊寨“红廉”教育基地改造工程,为县域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如今的洛阳,“红廉”文化阵地已覆盖各个县区。该市纪委监委在提升阵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上持续用力,要求各地坚持动态更新、优化提升,通过多元的内容、丰富的呈现和艺术的表达,推动党员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悟廉洁力量。汝阳县纪委监委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史与地方史志研究室等,集中力量搜集史料、还原遗失物,将南部山区的皮定均司令部旧址升级打造为“红廉”研学基地,激发风清气正新动能。宜阳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文广旅、财政、住建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改造修缮中共伊洛区抗日根据地马河会议会址、张剑石故居等革命旧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
传播红色文化,既要正本清源,更要与时俱进。该市纪委监委做好结合文章,梳理本土“清廉文脉”,挖掘当地“红色根脉”,精心打造中共洛阳组诞生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中信重工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河南大学办学旧址等清风廉旅路线,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通过现场参观游览、重温入党誓词、感悟红色家风等,在“寻访红色记忆”中接受廉洁文化教育。
“我随手扫描了街头立牌上精彩老城‘廉政故事’二维码,就能看到讲述谷文昌故事的影像。”在老城区文化街上,周边居民和游客扫码体验讲解功能。该区纪委监委将红色资源中的党性教育元素与廉政教育需求相对接,开发“码”上聆听廉洁故事,建设“VR逛赵春娥精神传承馆”项目,让党员干部在情景交融中感受革命先辈的清廉本色。
塑造红廉文化品牌,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群众可感可知。嵩县纪委监委运用县域内的红色资源,推出“穿红军衣、听英雄事、走长征路、吃忆苦饭”等文化套餐,让纪律部队的“金字招牌”成色更足。涧西区纪委监委举办《精神的路标——焦裕禄在洛矿》诵读活动,带领党员干部从书中寻觅焦裕禄在洛阳的奋斗足迹,让廉洁文化走进群众、贴近生活。偃师区纪委监委利用周总理视察纪念馆、申阳革命纪念馆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深入开展“学党史讲红廉”活动,把红色景区打造成廉洁教育课堂,形成“全域共建”的生动局面。(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