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三不”顽疾 提升监督质效
2023-02-28 15:15 来源: 洛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高质量监督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增强“抓好监督是本职”的使命感,把监督作为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将监督贯穿于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之中,着力破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善监督”难题,以高质量监督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使命担当,克服不愿监督。党章明确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不论是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督调查处置,监督打头的。把监督挺在前面是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属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体现。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监督是尊崇党章、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必然要求,是党国家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也是做好纪检监察全部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出发点不愿监督根源于主观上不担当、不作为,要坚决摒弃“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监督就是惹事,容易得罪人”的错误观念,防范陷入“忽视监督——问题衍生——问题恶化——忙于办案——无暇监督”的恶性循环坚持把监督摆在第一位,作为基础性、日常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发扬斗争精神,克服不敢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忠诚于党、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善于斗争,在攻坚战持久战中始终冲锋在最前面。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敢于斗争作为必备的政治品质,面对困难不后退、面临压力不妥协把腰杆挺起来、底气硬起来,以自我革命精神开展好监督工作。要坚决把监督保障“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持续发力,以精准高效的监督强化决策部署的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要把监督抓在日常、严在平时,善于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充分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及时“拉拉袖子”让问题刹车、“红脸出汗”促干部调头。要敢于涉深水、抓要害,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关键处,坚持靠前监督,对重大事项主动出击、提前介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警示早纠正。纪律不“带电”、监督不“长牙”,监督就会软弱无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伸长耳朵、瞪大眼睛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对消极腐败和不正之风,敢于较真碰硬,坚决严查快办,始终保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监督压力

注重综合效果,克服不善监督。推进高质量监督要始终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方略,既要保持“惩”的有力威慑,又要着力强化“治”的综合效能,切实监督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有效贯通起来,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化。要避免产生路径依赖,不断创新监督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丰富监督举措,跟踪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积极探索开展对账式监督、融入式监督、嵌入式监督、下沉式监督,除了违规越线的“硬钉子”,懒政庸政怠政“慢性病”,督促完善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搭建起权力运行的“玻璃房”。要注重与其他各类监督力量的贯通融合,协调配合,持续完善“室组地”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衔接、同向发力的全方位监督格局。要树牢正确导向,把激励保护融入日常监督之中,做实做细思想政治教育、澄清保护容错纠错等各项举措,以精准监督树立正气,推动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做好高质量监督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其勇于斗争的底气、敢于担当的锐气、善于监督的能力,努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 邓吴振

 


责任编辑: 闫雅静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