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组给我们带来了实惠,现在兴荣路顺畅直通县城主干道,群众的好日子更有奔头了!”在汝阳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的有力推动下,曾让城关镇西街社区群众发愁的窄短坑洼路“摇身”变成宽阔大道,通车当天一度登上“抖音”“快手”同城热榜。
民有所呼,巡有所应。近年来,洛阳市委坚持把对村巡察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市委巡察机构制定《对村巡察工作全流程管理办法》,坚持分类施巡、点面结合、巡改一体、以巡促治,多措并举推动对村巡察工作提质增效。目前,已实现对全市3219个村级党组织巡察全覆盖,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因村施巡”是该市提升对村巡察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全市各村体量各异、区位不同、禀赋不一,对村巡察工作要变“平均用力”为“精准发力”。在实践中,该市巡察机构因地制宜采取提级巡、重点巡、专项巡、“乡村一体巡”等方式,推动市级力量下沉、县级重点巡村,对村巡察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为着力解决“一线平推”“大水漫灌”问题,栾川县委巡察办立足实际,综合运用巡乡带村、巡单位带村、村(社区)直巡、专项巡察等4种方式,对问题突出村、需要关注村和发展平稳村开展分类巡察,实现巡察方法灵活高效、巡察力量科学调配。新安县委巡察办坚持一村一策、突出重点,持续加大对沿黄涉矿村的巡察力度,如在巡察石井镇庄头村时,对100亩土地复垦不到位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党委共同研究,按步骤、分阶段抓实整改整治。
对村巡察,涉及问题点多面广,重点巡什么?市县两级巡察机构主动谋划、精准破题,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直视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隐患,直指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击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的短板弱项,做实做细对村“政治体检”。
群众的呼声是巡察工作的“哨声”。该市开展对村巡察工作始终坚持民生导向,持续加强纪巡联动、信息共享、监督协作、成果运用等,有效推动纪检监察权威性、巡察监督政治性有机融合,牢固树立“不抓线索巡不透”的理念,去年以来,先后发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3万个,移交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问题线索1127件,统筹运用立行立改、边巡边改、巡察建议等措施,推动解决饮水难、行路难、安置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00余个。
如何让巡察发现问题精准整改、有效解决,一直是该市巡察工作着力的重点。从制定整改清单、分级交办督办、提速加力整改,到剖析问题根源、强化系统治理、巩固常态长效……市县巡察机构坚持做深做实对村巡察“后半篇文章”,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整改落实见真章、求实效,真正让巡察监督治理效能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在推动整改中,涧西区委巡察办锁紧问题整改“闭环链”,推动急难愁盼问题马上改、久拖未决问题专题改、易发多发问题系统改。在成果运用上,偃师区委巡察办坚持“巡改治”一体推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深化。嵩县县委巡察办制定《村干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村“两委”干部职能责任,让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去年以来,洛阳市分析梳理巡察发现的村集体资产管理、社保医保等方面存在的行业性、系统性重点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和县区开展专项整治178次,真正实现“巡一村、带一地、治一域”。同时,紧盯农村信访稳定、涉农补贴发放、村级小微工程等重点,推动健全制度机制2486项。(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