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区纪委监委对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集中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提出了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与其素质和境界密切相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解决这些问题,都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境界分不开。因此,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强化责任担当,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岗位风险教育、勤廉典型教育为重点,坚持把腐败风险教育贯穿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全过程,将廉洁从政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崇高的道德追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勤于工作、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标兵。
(二)身体力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为全党改进作风提供了有效路径。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无形中在社会上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因此,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否则,要求别人改进工作作风,自己却在崇尚形式、讲究派头、做官当老爷,是不可能有任何实际效果的。
(三)端正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当前,有的人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乐此不疲,深层次原因是部分单位的用人导向不正确,让人心寒。对此我们要深刻反思,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评估机制,用全面、发展、历史的观点衡量干部政绩,坚持把工作能力与思想品质、能说会道与实际政绩、完成重大任务情况与平时一贯表现、领导评价与群众公议联系起来看,防止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那些真抓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对那些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惩戒,形成空谈可耻、实干可敬,虚假遭弃、务实光荣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一是党内监督,特别是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领导班子内部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二是群众监督。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歪风邪气,群众看得清、恨得深。党员干部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专门整治,抓紧解决那些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突出问题。三是舆论监督。形式主义者、官僚主义者最怕公开曝光。要形成必要的声势,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讲真话、听真话,坚持讲实效、办实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确的示范和导向;同时,对那些严重弄虚作假、追名逐利、做官当老爷的坏典型也要进行公开曝光。
(五)健全制度,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一方面,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考准考实,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同时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不同方面意见建议,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不断完善防控机制。如建立健全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机制,建立容错试错机制等,既明确划分责任,又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科学容错形成正向激励。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日常反映较好、敢干事、想干事但犯了错的同志区别对待,体现组织关怀,坚决防止“多干事、多犯错,少干事、少犯错,不干事、不犯错”的错误思想,为维护担当实干、为民务实的良好干事氛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要全面贯彻“三个区分开来”,把握为公还是为私、故意为之还是无意过失、竭尽所能还是放任推诿、不可抗力还是失职失责和正反两方面综合效果,科学实施容错容误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吉利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