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沦为报账员,村干部贪占、截留资金……权力如果缺少约束和监督,就会为诱发经济犯罪按下快捷键,失职渎职是雷区,绝对不能碰!”随着一句有力的结束语,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1月30日,洛阳市吉利区财政局农财科科长翟翀,来到区实验小学报告厅,以一堂《怎样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公开课,开启了“以案促改大讲堂”第三期。台下各街道党员干部、村(社区)“三委”、小组长、会计等236余名公职人员认真聆听。
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做好查处“蝇贪蚁腐”的“后半篇文章”,推动以案促改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是促使党组织全面过硬的重要手段。吉利区通过打好三张牌,助推村(社区)组以案促改走深走实,切实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不断净化基层微生态。
深剖细讲见成效,打好“以案说法”牌。今年9月份开始,区纪委监委选聘司法、农业、财政、审计等系统的业务骨干组成以案促改讲师团,每月巡回授课。围绕惠农政策、“三资”管理、换届选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讲解,现场增加互动环节,听众结合工作交流体会。通过精准滴灌,让清风植入人心,促使村(社区)组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过去以案促改就是围坐一起念念通报,到底案中人跌倒在哪里仍模糊不清,现在送课堂到身边,事例讲活了,问题讲透了,干工作泾渭分明更有劲头了”, 吉利街道涧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堆深有感触地说。
警示教育“村村行”,打好“监督问政”牌。选取本区9个村(社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5套展板,在各村(社区)巡回展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区纪委监委除了每月将“五务”公开情况发布到媒体,还到现场讲解信访举报方式和受理范围,让村民对村里事务明明白白,促进群众会监督、敢监督,把权力“晒”在阳光中。
监督检查抓评估,打好“全面落实”牌。“惠农资金账目是否在村内公示?”“村级重大事项是否严格遵循了4+2工作法?”以案促改最终要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领分管科室到各自所联系街道,检查村(社区)“微生态”治理情况,及时指出工作不足和漏洞;开展专项督导,通对各村(社区)以案促改开展情况综合评估,工作推进不力的全区通报,进一步强化结果运用。
目前,该区已举办以案促改大讲堂3期,监督检查18次,推动查纠问题38个,梳理风险点42个,修订完善制度82项,要求工作推进不力的1个街道作出书面检查。着眼基层深化以案促改,改出清风微生态,全区各村(社区)干部争做奋进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吉利区纪委监委 宁青君 石红艳)